0 Likes
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屬於高位珊瑚礁地質,海拔約300多公尺,原本係海中的珊瑚礁體,經過隆起、抬升而離開海面,形成今日所見的丘陵地形。在180萬年前(更新世早期)臺灣南部仍然是汪洋一片,隨著時間流轉,底部淤泥緩緩沉積,成為古亭坑層,是臺灣南部分布最廣、厚度最大的更新統地層。在125萬年前此處的氣候轉為溫暖潮濕,侵蝕基準面上移,海平面上升,河川堆積在河床的物質增加,沖刷到海洋的物質減少,海水清澈,淺海珊瑚大量生長。當珊瑚死後,遺骸逐漸堆積形成鈣質岩層,稱為高雄石灰岩層。後來陸地逐漸上升,侵蝕基準面下降,沖刷物多,海水混濁,珊瑚停止生長,河川帶來的大量砂石堆積在珊瑚上形成崎腳層。在30~47萬年前(更新世晚期),蓬萊造山運動拱出柴山,三層堆積層(古亭坑層、高雄石灰岩層、崎腳層)發生大量褶皺、節理、斷層,高雄石灰岩崩落的岩塊堆積在壽山東南部,形成柴山、半屏山…等現在的形貌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