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Likes
原先,在台北市漢口街一帶有廟,奉祀台北府城隍,稱為「臺北府城隍廟」。台灣日治時期,城隍廟因故被拆。信眾遂將「台北府城隍」神像,移到松山供奉,建立了松山昭明廟(2002年8月8日,經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核准復名為「臺北府城隍廟」)。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,善信在武昌街新建廟宇,稱為「臺灣省城隍廟」,除了主祀「省城隍威靈公」,另外也奉祀觀音、濟公等神祇。 台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結合佛教與儒教的民間信仰。城隍是唯一有階級之分的台灣主要神祇,一開始,階級封號皆沿習明太祖洪武二年所敕封頒定。洪武二年(1369年),封帝都金陵城隍為「福明靈王」,汴州、濠州、鳩州、和州、滁州等朱元璋「龍興之地」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。其餘城隍各賜爵位:府城隍為二品威靈公、州城隍為三品靈祐侯;縣城隍為四品顯祐伯。。 不過,洪武三年(1370年),朱元璋即取消城隍爺之爵位,僅稱為某府、州、縣、城隍之神。 明朝以後,民眾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:都城隍(公爵,威靈公):掌管省。府城隍(侯爵,綏靖侯):掌管府。縣城隍(伯爵,顯佑伯):掌管縣。